查看原文
其他

赞!老院长冯健亲向南京博物院捐赠80幅油画作品

NUA 南京艺术学院 2022-05-17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



2018年,适逢南京艺术学院老院长冯健亲先生80华诞。他将自己历年创作的最重要的80幅油画作品捐赠给南京博物院。这一慷慨义举给入冬后的南京带来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冯健亲,1939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宁,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本科,并留校任教,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席。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十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常务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等。



捐赠仪式


2018年11月17日下午,冯健亲先生油画作品捐赠仪式在南京博物院隆重举行。现场嘉宾云集,气氛热烈。许多市民朋友也一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出席捐赠仪式的领导有:


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歧,省委原书记陈焕友,省委原书记梁保华,副省长、民革江苏省委主委陈星莺,省委原副书记顾浩,省纪委原书记冯敏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明朝、李佩佑、林祥国、张艳、丁解民、公丕祥,省政协原副主席王荣炳、林玉英、朱兆良、武继烈、张九汉、陈凌孚、罗一民,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品华,南京市原市长王宏民;


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国华,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志纯,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孙虎,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王耀强,民革省委副主委薛国安,致公党省委副主委胡勤刚,民革省委秘书长朱振中,省美协主席、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省文化厅原巡视员、省国画院原院长赵绪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加拿大国际投资贸易总商会会长梦然博士,我校领导杨明、刘伟冬、吕斌、张承志、詹和平、张捷、陈咏梅,我校老领导潘忠哲、张永、邱丽华、崔雄,冯健亲夫人刘咸藩等。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致辞


龚良说,非常感谢冯健亲先生将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重要的80件油画作品捐献给南京博物院,冯先生化私为公,将作品奉献国家,将艺术奉献人民的义举令人钦佩。


他表示,这次捐赠,不仅使南博对当代名家作品的收藏更加丰富完善,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南博将努力履行博物院宗旨,藏好、展好、用好先生的捐赠作品,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先生的艺术精品及其创作精神。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致辞


杨明在致辞中指出:


作为南京艺术学院一名德高望重的杰出教师,冯健亲长期奋战在艺术教育第一线,桃李满天下。他所撰著的《色彩与素描》这一教材长期被我国艺术院校师生所使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享誉全国艺术教育之林。


作为一名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冯健亲数十年如一日,醉心艺术创作,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作品十分广泛,涉及到宣传画到漆画,壁画到油画;特别是他多次绘就了黄山的油画作品,表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祖国、对人民和对大好河山的无比挚爱。


作为一名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冯健亲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他全部的心血和热情。他在学校率先实行了全面学分制,开创全国艺术院校之先河;在新世纪,他为了让南京艺术学院有更好的发展,精心谋划,团结全校师生,做到了校区的就地拓展,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教学科研创作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赞誉和爱戴。他撰著的《冯健亲艺术教育文集》在我国艺术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在南艺这个艺术大家园里成长起来的社会活动家,冯健亲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江苏省主委,他为祖国统一、为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我们南艺师生,也得到各位领导、社会各界的崇高赞誉。


冯健亲的艺术教育,生动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当中的基本道理。古人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南艺师生为有冯健亲老院长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教育家而自豪!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杨志纯代表南博接受冯健亲先生的捐赠。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江苏省委主委陈星莺向冯健亲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陈星莺副省长向冯健亲先生的夫人刘咸藩女士献花致敬。


南京艺术学院老院长冯健亲先生致辞


冯老院长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南艺创始人、老院长刘海粟先生所做的公益善举,也分享了他的创作、姻缘、捐赠故事,代入感很强地将大家引入他的回忆当中。


冯老院长最后说道,“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油画作品往往会和金钱挂钩,但家人在这个问题上思想是一致的,精神战胜了物质,正能量统帅着全局。”现场嘉宾和市民们以极其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冯老院长的崇敬之情!



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江苏省委原书记陈焕友、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为《时代印记》新书首发揭幕。


合影留念


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孙虎主持捐赠仪式


参观展览



时代印记


冯健亲先生此次捐赠的80幅油画作品,系统地回顾了他60年来的油画艺术创作研究历程。在捐赠仪式之前,这些作品已经在南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出,观展市民络绎不绝。



冯健亲先生的艺术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习期、成长期、成熟期。即:1959年-1969年时期的与时代同行,1970年-2009年时期的因时代而变,再到2010年至今的为时代而歌。

  

学习期(1959-1969)


1957年冯健亲考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专业即是油画;1961年作为南京艺术学院首届油画本科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的依然是油画专业。

 《栖霞寺》1962年


《新街口》1962年


1962-1969年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冯健亲学习、任教、创作所涉及的专业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与调整,油画、宣传画、素描乃至舞台美术等均有涉猎,但冯健亲始终视油画为自己的本行,并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作品……


这其中既有苏派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也能看到画家当年所心仪的印象派风格,更有他在油画民族风方面的初步探索。


《中学生》1962年


《春燕》1965年



成长期 (1970-1979)


这时期,冯健亲的油画作品大多围绕主题性美术创作展开的。这其中,有受命而为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百万雄师过大江》;也有自发创作的《让延安放心》、《旌旗十万斩阎罗》等,而令其收获全国性影响的,则是一幅以风景来表现祖国建设伟大成就的油画作品一一《一桥飞架(南京长江大桥)》。


《占领南京(小草图)》1970年


《南京长江大桥素材》1974年


《南京长江大桥(草稿)》1974年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一批沿海风景写生以及农民肖像写生的出现了,这也与当年的创作任务及主题性绘画息息相关。


《稻海哨兵(小草图)》1973年


《玄武之春》1974年



   成熟期 (1980-今)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冯健亲的油画创作在题材、风格上愈发丰富,同时其追求目标也愈加明确,那就是画出具有中国特色、富于中国人情趣的油画。


在以黄山为代表的一批风景油画中,冯健亲一方面恪守写实主义油画的基本法则,另一方面则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精神中汲取养分融入油画创作;而在他创作的人物画中,除了审美情趣的体现外,还包含着他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深刻思考。


《少女像》2010年


《春——灵山远眺》2011年


《冬——黄山归来》2011年


多年来从事美术创作、教育和行政领导工作的丰富阅历,使得他能够站在更加宏观、开阔的角度体现时代的双重印记。


《江山如此多娇(修改稿)》2012年


《软实力组画——爵士与可乐》2012年


《黄山—晒靴石》2017年


最后,与大家分享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为冯健亲捐赠油画作品集《时代印记》所作序文《时代与画家》。


时代与画家


“图文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出发点源自于美术史的研究,在“重文字、轻图像”等传统研究理念和方法占主导地位的场域中,它的建构和运用应该来说是一种方法论的进步,它虽然没有与文字获得同等的地位,但图像在证史中的重要性则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图像的意义则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多寡,信息越丰富,它的作用就越大。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图像的真实性。《清明上河图》被誉为北宋时期的社会百科全书,它与《东京梦华录》构成了历史研究中最好的图文互证的经典。即便是后来兴起的文人画,虽消隐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信息,但也可从它们那些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图式中间接地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态度和生活态度。


我之所以在这里强调这些观点是想说明一个事实:任何一件作品以及创作作品的任何一位画家都是镶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中的,它或他永远摆脱不了时代的印迹,区别只在于有些是主动的、显性的、直接的,有些则是被动的、隐性的和间接的。


今天,基于上述观点我们所要讨论的话题主要聚焦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近七十年美术历史的发展。这段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其间,既有定于一尊的“苏联模式”,也有“民族化”的自觉主张;既有“文革”十年的“左倾思潮”,也有改革开放后的西方影响;既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更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


能够完整的见证和亲历这段不平凡历史的艺术家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他们大多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接受了社会主义的高等艺术教育,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即便后来遭受磨难,历经挫折,也初心不改,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和艺术创作融入时代的洪流。他们自身热切地投入到革命的实践之中,而他们的作品又时刻反映着时代的风貌和精神。


这些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艺术家们到现在都已成了耄耋老人,他们身上留有深刻的时代印迹,而时代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又都留有他们的身影。时代与艺术家互为激励,相互融合,书写出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现代史。更令人欣喜的是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依旧豪情万丈,对艺术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冯健亲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冯健亲应该属于新中国的艺术大学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他1957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专修油画,其中专业虽有调整,但最终仍以油画本科专业毕业。留校之后,担任基础课教学,一直活跃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第一线,可谓桃李天下,佳作迭出。


就油画的学习和创作而言,冯健亲的学术资源至少有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刘海粟先生敢赶潮流、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它对南艺的每一个莘莘学子都起着一种精神引领的作用。其次是徐悲鸿先生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理想,这也是那个时代普遍的风格要求乃至政治标准;再者就是林风眠先生的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


冯健亲在求学期间,苏天赐先生就是他的油画老师,而苏先生正是林先生的得意门生,他较为完整系统地继承了老师的观念、思想和方法,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个光辉的范例。应该说苏先生对冯健亲的影响是贯彻一生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实践层面上的方法,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认知。


在他晚年创作的许多作品中,就中西融合的问题,他依然孜孜以求地做着形而下或形而上的探究。有了这样的“三合一”的精神内涵和技术外延,冯健亲艺术创作的基础显得尤为坚实,对各类题材的表现更是游刃有余。


他的作品以写实风格为主线,间或偶尔有一些抽象的实验,而他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鲜活的时代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特征。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他的大型主题创作中,也会体现在一些写生的习作里。


如果将他从五十年代到当下的作品按时间刻度一一陈列出来,我们就不难从一幅幅作品中看出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触摸到鲜活的时代律动,很多作品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回到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对时代的深切感悟以及时代对一位艺术家的深刻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冯健亲的作品很好地图解了我们的这个时代,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进程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前行的轨迹。


是为序。




编辑:Micky 、季陶民

摄影:校园电视台



推荐阅读


1.这场音乐会,饱含盛氏三代人与南艺的深情!

2.这场音乐会,将江南、南京、南艺一次性全都唱给你听!

3.速看!南艺送你一份展演大礼包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

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欢迎点 👍!一起给南艺点1912个赞 👍 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